第九章。共产理想 (第5/6页)
国於是回过头来协助中英战争中败方的满清打败太平天国,茶叶产地恢复生产,价格也回到英商预期的价位,从产地到上海一路通行无阻,各关卡也不敢徵收税金,鸭片也源源不绝的进入中国继续荼毒中国人,可谓一石多鸟,总之英国人发大财,而中国人则毁国败家。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後正式召开军事会议,会中有人主张北伐,有人主张西征,洪秀全犹豫不决最终拍板了折衷方案,既北伐又西征,太平天国的军力一分为三,其一驻守天京;其二北伐直捣北京;其三进行西征,目标是金田起义後绕道或占领又放弃的领城;两路发兵既分散了力量又因距离太远无法互相呼应,这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关键决策。 一八五三年,东王杨秀清以林凤祥与李开芳为主将,率领两万多兵力出师北伐,最北曾经b近天津,北京距离天津近在百里,京师震动出逃者不计其数,其间在河北沧州的屠城是太平军军政上的一大失策,令太平军大失民心,原本观望的地方乡绅与下层百姓纷纷转而投向清廷,以南方人为主要组成份子的太平军却因遭逢北方隆冬天气剧寒没有事先作好准备,再因後援不力与粮草不济等不利因素,最後被蒙古王爷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所带领的蒙古铁骑所阻败,之後这位威名显赫的屠夫僧忠亲王所部的蒙古铁骑先是被第二次鸭片战争的英法联军打到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在之後追剿捻军时,僧王竟被一个名不见经传仅十六岁的捻军少年张皮绠所杀,颇有历史反讽的味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