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赵瑗春心正是芭蕉叶8 (第4/13页)
史。 至于这第四座亭子,和前三座明显由官方斥资修建的不同,它非常小巧简约,仿佛一只麻雀那样停在飞来峰的半山腰上,谁也不知道这是何时修建的,好像如同飞来峰这座山峰一样,是横空飞来的。 坐于此亭中,可以被三面绿荫簇拥环绕,犹如置身一片汪碧,又有淙淙水流如泠泠琴音,延绵不绝。 亭上一块匾额,额上撰着两个字“翠微”。 杜牧有诗云:“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翠微说的就是青山,这典故平易,没什么难懂之处;至于匾额上的字,笔力稚嫩,难登大雅之堂,大家就纷纷猜想发现此亭的人乃是一名上蹿下跳的狡童,至于狡童为何能建立亭子,那就不在大家考虑范围之内了。 大臣正欲赵熹驻亭休息,以备考问,最好再从考问里面牵扯出一点闲篇,让自己露露脸,于是献殷勤对赵熹说这翠微亭的好处:“这翠微亭有一大奇景,据说坐在亭子正中向下看时,正对上灵隐寺的大雄宝殿,可以与佛对视,若得官家幸顾,便是‘真龙天子’见‘如来世尊’。” 赵熹还没表示什么,只是目光往下瞥一瞥,倒是旁边的赵瑗有些不大好。他向来喜怒不形于色,这一下叫人心里摸不着底,可那话也没错,他变什么脸? 也许是感觉到胳膊被抓紧了,赵熹含笑道:“既是去访黄庭,又何必来朝释氏,再说这亭子亦小,我在里面乘凉,外头班直却要挨着晒,还是不留了。” 大臣内心遗憾,面上却不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