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初现模样 (第2/5页)
,不足三十亩者已是尽数补足,按大人要求,还从辽民中挑选了几百户两千余人发放了田亩。” “大人,各地催肥尽数完成,现下只是每隔数日察看热度,添加热水,个别军户懒惰怠工,属下连着百户一起打了板子。罚扣了饷银。”刘平把催肥的事项禀报一番。 “好,非常好,”赵烈也是非常满意,官署中几十人都是廋了一大圈,赵烈也是不吝赏赐。“奖赏每人十两白银,尽忠国事者就应不吝奖赏。” 徐鸿激动的跪下拜谢。十两银子那是近一年的饷银啊。 祝英、郑益民、刘平也是感慨万分,几个月前,几人以为赵烈大张旗鼓的丈量田亩,以为是为自己贪墨田亩做足功夫,谁成想赵烈竟是真的把田亩全数分给这般泥腿子,在老官场来说,实在想不明白赵烈求的是什么。 这位小爷大冬天的来回奔走,风尘仆仆,吃的是大锅饭,穿得是破衣烂衫,没有克扣粮饷畜养家丁,也没贪墨田亩敛财,这般的军将几人从未见过,几人整日家胡思乱想也没弄明白赵烈此人,在大明官场赵烈可算是独树一帜了。 李先生则是暗自点头,多半年前,赵烈激辩大明形势时,可谓有苏秦、张义之辩才,张良之远见,这几月来则是具备张太岳之实干,诸葛亮之事必躬亲,阅历颇丰的李先生也无法确切的评价赵烈,从未风闻过此等样人,文武皆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