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偃_第四十一章 虚明之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虚明之境 (第4/6页)

  因这条地缝的缘故,天坑中的十二个时辰几乎都分成了光明、阴晦、黑暗三种形态,尤其最大的几个坑洞都聚在一处,最早便是齐唤作“虚明洞”。

    但不知是否因为此地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此处修行的生灵也生来介于阴阳之间,既可积行正阴功,也可修行上阳法,里边人或也因此养成了墙头草的个性。

    几千年前,云杉与腐兰两族的妖民因法力不强,总被外来的妖魔欺凌,恰逢当时青帝公整肃晏青边境,有意招揽他们,主事虚明的云杉老祖干脆举族率领妖民们向天境投诚,做了神籍在册的仙灵一脉,虚明洞因此改名为虚明境,妖王也被封为虚明神主,背靠天境,此处才终于过上了安生的日子。

    偏偏好景不长,上一任虚明神自觉养硬了膀子,不愿仰人鼻息,忽就在某日宣称叛回阴冥界修行魔道,铁了心与天境决裂,彼时冥水已被封印,青帝子青缘也已坐上帝君之位,怎容他放肆,立刻便派盘宙等人带兵镇压了下来。

    不久便传出了虚明主君暴毙的消息,晏青“顺理成章”把年纪尚小的小虚明子扶作了新君,且这位还被青缘收为了挂名的徒弟,时常需要进入天阙修行学习,匡正思想。

    然而,主君墙头草般倒了一遭,虽然最终掰正,底下妖民终究动了心思,不少人开始“思源”“正位”,打起了抛弃阳修的盘算,新青帝却也没那么多架子,摆平了大的便算了事,因此虚明直到今日,仍未完全平定下来,民众们想修仙的继续修,不情愿的便又捡回了老本,也有一不如意就两头捯饬、各不能就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