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永远爱你,天涯海角,海枯石烂 (第4/19页)
那口英语,总是缺这个音节又缺那个音节,便连广东话,也一阵散不去的台山味。听琴呢,也李斯特莫扎特不分,以为贝多芬是英国人。王彦石是他们中的局外人,他甚至不是他们的同学。此人在港大读医,正是那年代最务实最赚钱的学科“医学、金融、法律”中第一位,钱比天高的台山父母最指望他学的学科。谁也不知他怎么混进来的,一个脑子里只有稳稳阵阵开间诊所的土佬,浑身解剖楼的福尔马林味,一首诗不会作,竟也混入他们一群少年侠气的诗社同志中间。香港人对国事毫不关心的,王彦石误入诗社,起初还读不明他们的诗通篇是在骂日本人。 但他也感激王彦石,他和乔玦回广州创地下报社写抗日文章,出事那次,是王彦石跌跌撞撞地弄来盒盘林西尼保住乔玦的命。 那天也如今天,西天凝着一抹夕照,触目猩红。他于地下室简陋的病榻边照看伤中昏沉的乔玦,喃喃地说以后再不离开乔玦半步,短短一句话,被关珵直低语千百遍。到头来他们竟分别三十年了。这造化的游戏。 他在筒子楼下低徊良久,还是乔玦在二楼窗边给花换水时看见了他,喊他上来。 冬天不再有茉莉,窗台摆着盆雪白透亮的水仙,四方的窗,框着花后一个模糊侧影。白的衬衫黑的西裤,乌发雪衣,俊美而蕴藉驯静,流露出不经意的羸弱与柔情。那东方式的、古典式的侧影,像一幅朦胧的黑白丹青,捧在手中细细凝望也望不清。可再定睛一看,那个侧影已然明晰起来,也添了笔颜色,乔玦身上原是件灰蓝的解放装,头发也灰白了。穿过筒子楼楼道滞腻的空气,乔玦正站在一扇的绿漆斑驳的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