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五章:李愔的作用! (第2/5页)
唐太宗刚刚继承皇位不久,公元626年,突厥曾率领二十万大军,直逼长安城外渭水便桥之被,距离长安城仅四十里。
当时,京师震动,有不少大臣提议让李世民让出长安,迁都洛阳。
最终,唐太宗否决了这个提议,设疑兵之计,亲自带领将士隔着渭水和颉利对话。
颉利见到唐军军威威严,最终太宗又许以财物与之结盟,最终颉利才率军退去。
而李世民将这件事情,视做自己毕生之耻。
便桥之盟后,李世民进一步加强备战,亲自垂范练兵,将士卒都训练成为精锐。
随着国力的进一步强大,在贞观三年冬,李靖率领六路大军,开始反击突厥,并且取得阶段性胜利。
但是突厥的威胁依然存在,此时唐朝的国力日渐强盛,但是对上突厥,仍然损失巨大,消耗掉无数国力。
如果,真的能够制造出火枪利器,能够在四百步外射杀敌人的话,那么在对突厥的战役上,将更加的从容不迫。
还有攻城利器火炮,竟然能够摧毁城墙,如果能够制造出来的话,灭掉高句丽易如反掌。
作为千古一帝,李世民同样野心勃勃,如果能够在他这一世,解决掉突厥之患,攻克高句丽的话,那么他的文治武功,必定达到巅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