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五 (第4/11页)
。纸质的鲤鱼在湍湍激流中却不沾分毫,丝质的金鳞身体薄得恰到好处,不至于掩蔽内里的烛光,但只要一跃起,就正如传说中的金鳞般,必定是群鱼最引人注目的存在——金鳞岂是池中物。 这灯寓意极好,即有巧思也有神工鬼斧,来来去去的游人都为它驻足,包括孟子卿。 易檹见他看得高兴,招来了随行的小厮,让人去寻这灯的工匠,再赏银钱。孟子卿听了却不解,这看灯又不需银钱,何必另外再赏? 易檹解释到,这些花灯每一盏背后的工匠都不一样,花灯会无偿为这些工匠布置场地展出花灯,赏金算是额外的添头和名誉,谁在花灯会得的赏金最多,之后也会有更多的大户人家请人去做工。毕竟高门大户最不缺的就是钱,私人灯会比比皆是。孟子卿听得咂舌。 俩人一路逛玩,花灯会除了赏花,还有正值青春年少的男女希望能偶遇一段美好的姻缘。本朝民风开放,萍城由甚,富裕的生活给萍城的居民带来了太多,女子到了适婚的年龄也自有傲气,不愿嫁与周边的县城,多是招婿。 也正因此,萍城儿女多大胆自信,在花灯会上遇见心仪之人,女子掷花赠帕,男子则回赠身上所系的香囊。 易檹的面容不加遮掩,少年本就眉目如画,有孟子卿陪在身边时又尤其温和生动,当真是世间绝色,挑眼一看周遭所有男子都变成了粗茶淡饭。易檹一开始还能温声细语地与孟子卿说话,后来掷来的花和香帕愈来愈多,偶有还夹杂着一些香囊。周遭的男士都投来羡慕和嫉妒的眼光,他的脸却越来越黑。 然而美人冷脸,那也只是高岭之花,于是易檹和孟子卿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