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贞观_第一百七十七章 盐场发展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七章 盐场发展中 (第7/8页)

出来的海盐至少在二次处理上要方便很多。

    就算现在的李泰也知道海盐中有各种金属离子,处理起来非常麻烦,基本上也只能用淋卤法慢慢的冲刷,只能降低含量,而不能真正的彻底去除掉。

    但李泰更明白,自己想彻底掌握盐业,想要彻底打翻老百姓的盐罐子,让百姓不仅吃得到食盐,而且要吃得起精盐,那还是只能靠海盐,至少现在靠不了陆盐。

    第一个就是产量上,只要海岸线所及,基本都能作为食盐场地。

    当然作为最佳的产盐地点肯定是要小心的甄选,但至少比内陆的一个个盐湖盐井,开采难度要低得多。

    第二个就是食盐运输上了,因为水路成本比陆运成本低得多。

    在相对封闭的内陆湖中,短距离靠着陆运还是能够解决,但长距离还是靠这条贯穿了南北的京杭大运河。

    而海盐基本上就在这整个水系体系中,生产出来能通过运河输送到从南到北的华夏各处,这优点对于矿盐几乎是碾压性的。

    说实话,如果第二点,某些内陆地区的盐池多少还能争夺下周边市场,但在第三点后,就算内陆地区的食盐,如果没地方保护也很难生存了。

    那就是海盐利用了月球引力的变化引起潮汐现象,潮汐导致海水平面周期性地升降,因海水涨落及潮水流动所产生的巨大能量。

    简称潮汐能。

    利用涨潮落潮,把海水送入到岩田中,最大限度的节约了人工力量。

    海洋对时代百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