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浴血抗战_第二百九十四章 八路军第三支骑兵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四章 八路军第三支骑兵团 (第4/6页)

战马、顿河马等优秀马种,它们在最初到达日本的时候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因此育种计划屡屡受挫。

    但是日本人并没有放弃育种工作,他们又让这些战马和之前的阿拉伯马杂交,终于培育出了适应日本本土环境的战马。

    这些战马的平均高度能够达到1.6米,甚至比日本士兵的身高还要高,而且它们还拥有不错的驮运能力,日本政府正式将这种新型战马作为军队的标准战马,这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东洋大马”了。

    但实际上在二战的欧洲战场上骑兵虽然退居二线,但战马依然是十分重要的战略资源。

    在欧洲各国的军队中,都大量装备了挽马,这种马虽然速度不快,但是体型极大能够帮助他们运送重型装备,是关键的后勤保障物资。

    而在亚洲战场上,马匹的主要作用也是担当着重要的运力。日军在二战时期将陆军分为甲种师团和乙种师团的指标便是战马的保有数量。

    其中每个甲种师团能够拥有七千多匹战马。这些战马中的大多数都被送到了炮兵部队,帮助日军运送火炮零件,只有极少数会被拿来组建骑兵队。

    不过我们依然不能小觑日军骑兵在战场上的作用,在二战时期日军的机械化程度并不高,而他们在亚洲战场上的战线又被拉得很长,这让他们需要一些机动部队来随时支援战场,高机动力的骑兵便扮演了这个角色。

    虽然在一个甲种师团中,可能只有不到五百名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