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54章 汤若望 (第1/4页)
崇祯16年1月中旬,京城 傍晚回到家中,1本先生问道“汤若望”的事情,周铉才想起这个人。他决定明日上午去田庄看望汤若望。 按照21世纪的明末清初历史,汤若望主要有两大大贡献:1是历法;2是铸炮。 他成功造出大炮,并完成了《火攻挈要》1书。该书传播了欧洲16世纪的火炮制造知识,是明末有关西洋大炮的最权威的著作; 汤若望还翻译了德国矿冶学家阿格里科拉的《矿冶全书》,全书共分12卷,涉及矿业和相关冶金工序的每个阶段。 当然,汤若望来到当时的中国,根本身份是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他的主要目的是来传教的。 但无论如何,他作为1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横渡重洋,来到当时的大明,最后老死在中国。这种不怕死、能吃苦、执着的精神真值得人敬佩。 第2日,周铉看到了汤若望这个鼎鼎有名的西方传教士。他两眼有神,颌下长满胡须,身高比当时大明人要高1些,他的周围还有好几个其他的西洋人。 周铉1句英文的问候:“howareyou,sir?”让汤若望和周围的人大吃1惊。 周铉接着又问了1句:“汤若望先生,你来自german?” 这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