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8 香港电影新时代、光线入局 (第2/10页)
德发在他身后侧。成笼在左数第7个位置。
这时。
舞台上,曾职位的公鸭咽喉嗓,提着声音:“还有穿黑色西服好看的韩桥先生。”
韩桥揉揉眼睛,镜头正好转过来,微笑点头致意。
一闪而逝。
韩桥没有在意,金像奖和奥斯卡一样,奖项倾向本土电影。
早些年。
港片横行东南亚,香港是“东方好来坞”,自然是心服口服,可是,港片的辉煌,已是昔日余晖。
金像奖“分蛋糕”的传统习俗却一成不变,自娱自乐的“二流奖项”。
吃相难看。
2002年,金像奖推出了“亚洲最佳电影”,算是自证清白:“我可是全球奖项!”
颁奖典礼开始。
韩桥提起精神,倒不是金像奖让他有了兴趣,主要是,获奖的都是“老朋友”。
首先。
“金像奖最佳电影新人”,斩获此奖项:“周杰伦。”
2005年,周杰论的处女座《头文字D》,寰亚出品,票房大卖。
周杰伦受观众群嘲,认为他没有表演天赋,演习僵硬,装酷、耍帅。
说真的。
作为一个歌手,周杰论的电影初尝试,无论是口碑、演技,都可圈可点,《头文字D》本质上是电影,而不是:“粉丝DV”
“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