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26农民合作社 (第3/5页)
br> 大家终于安静下来。 沈清茗继续道:“家底少的人家也无妨,若是借钱看病此类情况按具T疾病借出数额,另算还期,若是想跟着做什么事又不够本金的话,你们可以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凑一起,把你们的钱财集中起来。” “这般我们就有足够的钱去弄了?” “不错,如果这样还不够,你们也可以以集T的名义寻我们借钱,我们也是根据你们的总持有财产来借给你们相应的钱,利息也是二十cH0U一,不过你们需要私底下帮我们做点私活来平摊风险。” “这没问题,能借钱就好。” 这种要求穷人基本不会拒绝,孑然一身的他们从不担心失去什么,只要能借到钱对他们来说就是赚的。现在两位孺人把翻身的机会给到他们,风险自己扛了,那么他们帮着做点私活也是分内事。 至于那些家财较为丰厚的人家也没有不满,作为中农的他们最大的问题不是没钱,而是不敢冒险,生怕稍不留神就把现有的家产败光,因此做什么都束手束脚,但有些意外却不是谨慎就能规避的。梧桐村的村妇所言,疾病、天灾、兵役、嫁娶等等都是花钱的地方,村民筹钱都是挨家挨户借,但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也借不了多少,都是拆东墙补西墙,到最后往往还是需要典当土地才能解决问题。现在他们可以直接从钱庄借钱,利息又低,只要土地还在,那么总归有钱还的。 有了兜底的策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