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岁月台湾演绎 (第8/30页)
手头上花在一日三餐所费,更是松容一些。没必要像打炭的矿工,为了省屎省尿能够多省下一点钱银而发愁。说穿了深入地底挖煤,还必得靠自己的运气;幸运的话才能存活下去。其他某些行业也都各有其优势;譬如说勿需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公务人员,或拥有一大片土地、一大堆佃农的大地主;更或是矿业、林班、制材所的大财主。除了前述所讲的种种大人物之外;在没什麽工厂可以外出吃头路的当下,大部分的乡民除了种田,或者耕山再来便是以打炭为主。听我的同学说;她当小学老师的爸爸,每个月的月给也好不到哪里去,几百块钱将将是过日子定定,可以说能够吃饱饭而已。其他花费就得绞尽脑汁,想想别的差事兼差了,就像招揽学生到家里课外补习……;当年所谓乡民的生活、过日子,几乎都是如此过得苦哈哈。 如果农夫所耕的田地,或山地是自家私有那还好办,毕竟是完完整整属於自己独有的财产。能收获多少庄稼、自己就有多少庄稼。假使当个佃农或山林临时工人的话,也是够惨、够他们受的了。他们也得是离不开靠天、靠人吃饭的命运,如果遇上不屑地主的剥削,那日子还想要过吗?吃不饱、饿不Si。时也、运也、命也!真是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的多舛命运。 我家耕种不到一分的薄地;每回收割的稻谷,除去台风、乾旱天灾造成莫可奈何的损失,一切心血必得泡汤不能避免以外;每年两期收成的稻作,要摊在大太yAn底下曝晒,再依照规定的步骤,以达到「标准」认证的乾燥程度之後;首先第一要务该做的差事,当然是不能随心所yu,将稻谷一粒都不留,完全堆进自家谷仓。不管种多或是种少统统一样──照多寡cH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