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勳戚_457 醉翁之意 (二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57 醉翁之意 (二合一) (第7/8页)

套军衔存在的原因,b如百户、千户等对应小旗、总旗,卫指挥、都指挥级别军官对应守备、游击等等。

    募兵制就意味着钱粮支出要更高,除非你强拉壮丁否则平民百姓凭什麽来卖命,就凭几句崇高大义的口号?

    沈忆宸之前出镇山东、福建等内陆地方,以卫所制为主平均一个士兵饷银每月一石米粮就足够了。可放在九边这种高风险地方,招募的士兵待遇就得一两,相当於正常时期三到四石米粮。

    而且单单发放米粮还不够,有家有小的还得每月发放两斤饷盐,布两匹,摺合下来一年最少得十五两以上。也就是说不算战时奖励,想要维持住辽东军跟宣大两条战线十几万人马,足饷实发的情况下不会低於两百万两。

    当然,按照明朝雁过拔毛的贪W克扣惯例,实际上到达底层士兵手上有一半就谢天谢地。

    靖远伯王骥率领的南征军,同样有十几万人马,远征麓川的军饷花费不会低於边军,这又是两百万两银子预算。再加上还得赈灾济民,以及免除受灾严重地区的赋税跟青苗贷,至少得准备个百万两银子。

    沈忆宸奏章中的宏伟蓝图,金濂觉得就是把自己这个户部尚书给卖了,都凑不齐三线开战所需的银钱,最多维持半年朝廷就得财政崩溃。

    “刨除赈灾济民所需後,优先辽东军,其次南征军,宣大方面暂时以防守为主。如果还是银钱紧缺,先行拖欠宗室禄米与禄银,再行追缴官绅大户的挂靠田税。”

    沈忆宸面无表情的说出这段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