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68 开宗立派(二合一) (第3/13页)
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 至於“经世致用”四字,乃後世儒学家王夫之、h宗羲等人,把事功学给进一步发展後的成果。 更为突出表达了,学问必须得有益於国事,得治国安民务实。而不是如同一些理学家那般不切实际,整天就想着追求所谓的仁义道德,最终空谈误国! 算起来古代先圣的孔孟学说,传承到大明正统朝,已有两千年之久。 其实认真来讲,儒家思想本身并没有多大问题,相反放在两千年前,是极其先进的哲学思维。甚至就算是放在两千年後,也依然有许多可取之处,绽放出属於先圣的思想光芒! 但问题就出在後世统治者或者野心家,掌控了儒家学说的注释权,甚至把它尊崇到不可更改的“圣经”地步,引以为治国学术,这就出现很大的问题了。 任何思想都不能一成不变,哪怕当时再怎麽先进,都抵挡不住岁月跟时代的变化。 《晏子使楚》里面有一句名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於淮北则为枳。 区区几百公里的地域差别,都能产生截然相反的两个结果。千年悠悠岁月跟时光,如何能保证它能适用每一个朝代,每一片土地? 沈忆宸本来没想介入到儒家学派之争中,原因无他,纯粹是能力跟时间不够。 想要提出属於自己的学术主张,就需要极其紮实的学识功底。无论是理学也好、心学也罢,甚至就连其他诸子百家的思想,都不能有明显短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