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64 孤勇者 (二合一) (第6/13页)
这种做法,王佐自己都觉得可笑。 “说的轻松,沈侍读学士又如何能保证平叛只诛首恶,随从者愿意招安,裹挟者纷纷散去?” 邝埜同样是位直臣,哪怕正统十四年王振权势到达了巅峰时刻,他依旧敢上疏谏言。 当然,直臣不代表没有私心,除了上一任兵部尚书徐曦x无大志,屈服於王振y威。 更上一任的兵部尚书,可是大名鼎鼎的靖远伯王骥! 他凭藉着征讨麓川的赫赫战功,开创了大明文臣掌武事封爵的先例,後来者岂能没有效仿之心? 西南瑶民、苗民等土司起义,对於大明来说早已司空见惯,哪年老老实实不闹事,才是稀奇的事情,想要拿他们来立功远远不够。 东南平叛,便能在自己的军功章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明朝不仅仅是勳戚好战,正统朝时期的兵部同样好战。 不过邝埜反驳沈忆宸,不仅仅是为了建功立业的私心,更多还是在於他觉得想法过於天真。 徵调大军前往只诛首恶,军费该花的还是花了,这种进言毫无意义。可如果不派大军前往福建征讨,单凭藉一省军力首恶岂会愿意束手就擒? 对方不投降,不招安,沈忆宸拿什麽去彰显陛下仁义,靠三寸不烂之舌吗? 古有赵括纸上谈兵,今有沈忆宸异想天开,武将勳戚子弟没经历过战事,果然还是不行! “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