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7 文官培养目标(二合一) (第4/11页)
踏上了一条飞h腾达的超级捷径。 事实上刘球也是靠着侍讲经筵,进入了翰林院这个“储相”之地,成为了翰林侍讲。如果不是得罪了王振,很有可能日後加大学士头衔,步入六部乃至内阁。 由此可见,胡濙对於刘球是多麽的提拔看重,简直为他开辟了一条青云之道。 “晚辈无知,没想到大宗伯与刘翰林乃师生关系。” “那都是永乐年间的旧事了,你不知也很正常。” 胡濙摆了摆手继续说道:“其实老朽还应该感谢你,如若不是解元郎的相助,可能时至今日我都不知求乐nV儿的具T下落。” “刘翰林乃国士,这是晚辈应该做的。” “不,世人称赞求乐者数不胜数,如同解元郎这般敢於直面强权出手相助的,却寥寥无几。” “在老朽看来,解元郎才当得起浩然正气这四字。” “大宗伯过赞,晚辈担当不起。” 望着沈忆宸这谦虚模样,胡濙却摇了摇头继续说道:“老朽承蒙先帝信任辅佐圣上,现今已年到古稀,朝堂之事逐渐力不从心。年初向圣上乞致仕不允,也不知还能肩负先帝所托几时。” “如今杨元辅(杨溥)也处於乞骸骨状态,老朽退下之後,当年的托孤五臣就只剩下英国公一人,恐独木难支。” “未来朝堂之上,需要解元郎这般文人风骨重振朝纲!” 胡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