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72 吾道不孤 (二合一) (第7/9页)
凑了过来,悄声告知了一句。 西湖雅集他没入仕前,凭藉着徐琦堂侄的身份参加过几次,对於整个流程驾轻就熟。 “嗯。” 沈忆宸听到不点了点头,然後向何闻道拱手道:“闻道兄,既然雅集开始了,那我们便上去吧。” “好,向北兄请。” “请。” 两人互相礼让了一下,然後沈忆宸还是走在前面上了楼梯。 上层甲板仅有一个顶棚,没有门窗等遮挡物,并且组织者用木板把几艘楼船的上层搭建到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平面空间,足以容纳下数百名士子。 甲板的最中心搭建了一个高台,不过上面并没有放置桌椅板凳,而是数个蒲团坐垫。 这般摆设,是为了更贴切礼法中的“坐而论道”。 1 当然,这个词在後世成为了贬义词。 此时高台之上,已经坐着数位大儒宗师,刚才出言缓和的吴与弼,便是其中一位。 除他之外,还有河东学派的创始人薛瑄、当朝大儒魏从文,以及霍州学派创始人曹端的儿子曹深。 说起来也巧,这四人中,有两人与沈忆宸颇具渊源,其中当朝大儒魏从文还有过一面之缘,国子监讲学起了些纷争。 另一位薛瑄是前大理寺少卿,之所以会成为“前任”,在於王振侄子王山抢占亡故京卫指挥使小妾的案子,就是薛瑄手下秉公办理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