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勳戚_219 朝野博弈(二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19 朝野博弈(二合一) (第4/9页)

修修补补了无数次,结果溃堤的次数越来越多,泛lAn的水势也越来越严重,不断的威胁着漕运安全。

    就算采取保守的修补河堤方案,明年汛期来临後,依然免不了溃堤的局面。

    到那时候,难道又派另外一名大臣去治水?

    如若换做几个月前,杨溥是不会站在沈忆宸这边,同意这种激进的治水策略。

    恰恰他选择乞骸骨致仕,想要在自己离任之前,秉持着单纯的公心大义,为国为民推行治水大业。

    说不定往後在史书上,也能添上那麽小小的一笔。

    “臣认为杨阁老言之有理,山东治水如今到了不破不立的阶段,必须下猛药!”

    工部尚书王卺站了出来附议,河南、山东这些年h河水患,简直把他给整麻了。单纯修补决口已经毫无意义,必须整条河堤加固清淤。

    这种想法其实王卺早就有之,却没有这个魄力跟能力去实施,现在有了沈忆宸站出来当这个背锅的“冤大头”。

    此时不赞同,更待何时?

    “臣附议杨中堂。”

    内阁高谷接着出班赞同。

    他脑海中始终挥之不去,那日沈忆宸离开东阁时候的背影,是那麽的洒脱没有一丝留恋。

    高谷猜不透沈忆宸这种人,仕途终点是造福万民,还是祸国殃民。

    但在山东治水这件事情,高谷相信沈忆宸没有忘却初心,否则无需上疏这麽激进的《两河经略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