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金殿传胪(二合一加长) (第5/13页)
当尽地主之谊好好道谢一番。不过考虑到明日金殿传胪马虎不得,只能遗憾作罢了。” “来日若有时间,老夫期望能邀会元郎到国子监讲学一场,不知可否如愿?” 国子监讲学? 听到这几个字出来,全场可谓是一片譁然。 要知道国子监讲学可不是後世大学那种,随随便便请个讲师过来高谈阔论一番,什麽牛牛马马只要有点小名气都能上。 古代国子监的讲学分两种,其一是自己上去讲,要达到这个标准非当朝大儒宗师不可得。 沈忆宸就算目前高中会元,也只能代表他在应试科举上的成功,并不能代表钻研儒家经典有所成就。 更何况沈忆宸过於年轻资历不够,登堂讲经论道的话,很难让人信服。 其二就是皇帝视察国子监,会安排国子监的官员讲学一场,类似於御前讲席。这种对於学识成就要求低一些,不过对於内容限制却很严格,人员安排主导权就在国子监祭酒的手中。 正统九年,也就是去年,朱祁镇视察京师国子监,李时勉为他讲解了《尚书》。因为讲得透彻清楚,让皇帝很高兴,赏赐了许多奖励。 如若不是李时勉年纪大了上疏请辞,恐怕还有升迁之喜。 由此可见,国子监讲学无论是哪一种,对於沈忆宸声望跟仕途的帮助都无b巨大。 李时勉这番举动,简直就是帮沈忆宸搭建青云梯,如何能不让在场众新科进士震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