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背海游水上岸的家族 (第5/25页)
是38公分见宽的铁架,上头特别放80*30公分的长型木条,像一根扁担似地,好左右两边各放共约60多公斤的虱目鱼,为了保持新鲜,贩仔回程踩踏脚踏车更是卖力,就是抢着回市内卖个新鲜好价钱。 这也是谢水木一年最盼望的时刻,鱼塭一片片地收成,现金一张张入袋,而十多口之家,再加上长工、临时工、贩仔快百名,众人也才能餬口与营生。 只是,今年预计十天後的收成意义非凡,主要是这收入可为大nV儿办置嫁妆,府城做为开台首府,除了自然承袭了更多礼俗,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等六种过程与仪节之外,还因米糖富庶的得天独厚,特别「厚礼数」,要求新娘得嫁妆好几牛车地送到夫家「满厅面」,作足面子。 阿好婶很期待谢家嫁nV儿,依他们的大方风格,届时必然是吃足礼饼与大卤面,大请客也可以不用送红包。她的丈夫常来谢水木家做临时工,也常受他们照顾,特别是谢水木的妻子陈绸菩萨心肠,总请人送来一些白米,特别是战争末期物资控管的时代,因为陈绸机灵与手段活络,常常运鱼货去室内黑市交换白米,好几次差点被日本宪兵抓到,但最後都是有惊无险,她总穿着一身宽松的大襟衫,里头绑着一袋袋白米,一路坐竹筏回到三鲲鯓。而这几年陈绸则是每次到新町鱼栽寮收帐时,特别去找开药房的堂哥,将药袋补充足了,拿回来挂在客厅,附近谁孩子闹胀气,或哪家头痛不舒服,全靠这一袋Ga0定,毕竟鲲鯓交通不便,备用良药更胜过勤快往诊的医生。 他们这一带从二鲲鯓到五鲲鯓的人都知道,谢水木与蔡丁赞耳鼻喉科与韩石泉内科熟络,家里的人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