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小人物 系列_大公司小人物缘起由盛而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公司小人物缘起由盛而衰 (第5/6页)

质疑过这程序有问题,你可不可以分析一下我们会不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这做出来真的效果有这麽好吗?你要不要问原厂看看?」

    对了,这就是重点,陈进益知道这些环节都很重要:效益没有绝对值、没有做过的事情没有绝对保证、总经理的想法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原厂是否有只字片语的支持?没有原厂的背书,一项设备的规画要从前一年的预算编起,过程中就需要花费三个月解释为何需要此设备将此预算纳入;随後今年使用年度开出PR采购需求书之前,又是三个月的时间进行又一次的效益评估与分析,确认”所有简报内容变成总经理想听与想知道的”,才会通过,更别说後续三个月采购那里通知要确认的FRI与FRQ作业了的每道过程要经历大量的PPT与自小而大的数百个会议。

    这些程序已经变成亥虹的例行公事了,h炎滔不断感叹难怪人力老是不够,他把新来的h劲教会後,让他专心做生产线规划与改善;其余几位工程师则不时配合他要做效益评估与剪报资料蒐集。讽刺的是,h炎滔认为让一个新来的人花时间自这上面是找自己的麻烦,新来的h劲无法抓到”上意”而写出T察的简报,自己还要改写一堆,因此让h劲专心处理制程的技术问题。

    h劲来这家公司是有特殊目的的,他犹记得一开始的时候,h炎滔把一条手机电池组装自动机的规格列出对他说明时,h劲也才刚刚有自己人生的第一支手机,且与美国A企所设计的产品差异甚大。智能手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