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物质文化艺术史与美学研究 (第11/13页)
不重要,商品消费就是其自身的意识形态。但这种无止境的消费行为与消费意识会将人带往何处呢?布希亚表示,由於当代社会中文明的高度发展,文化所生产的物质或JiNg神产品,早已远超出人的基本需求,因此,人们不停地消费现实中已生产过剩的文化产品,却陷入无目的消耗状态。在「为消费而消费」的盲目目的之中,人们无止境地寻求新的慾望,然其JiNg神却处於无边无境的空虚状态,逐渐变成消费物品的物品。这就是布希亚所说的「正如同在狼群中生长会变成狼,我们在物品中生长也逐渐变成物品。」 简言之,布希亚向我们指出消费不仅是商品的消费,更是影像与符号的消费,而且受到撩拨的消费是一个永远无法被满足的消费,因为他消费的是一个空洞没有实质的象徵X符号,一如他在《物T系》中所提到的:「物只有成为符号才能更好地成为被消费的物品。」 三、结语 布希亚的影响略迟於德希达、傅科与李欧塔等人。但近年来随着电脑虚拟影响的大量运用,以及大众媒T已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生活等现象,使得他的学说愈来愈被重视,并翻身一变为当代艺术与文化论述的必备武器。透过当代社会媒T现象的揭示,布希亚触及到人类社会与文化创造最深层的本质问题,并披露了当代社会陷入象徵与拟像虚空的内在矛盾与运作机制。 另一方面,也有评论者认为布希亚只是现状的拥护者。他无法处理有关不平等、不公义与压迫等议题,也不愿积极主动地挑战T制、意识形态与跨国公司的问题;而ChristopherNorris,Do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