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勳戚_512 天下为公 (二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12 天下为公 (二合一) (第5/8页)

最终执行下去成为了一纸空谈。

    接下来的数日时间,景泰帝朱祁钰再次出现了辍朝的情况,不知道是身T缘故还是沉迷於炼丹。不过沈忆宸同样除了惯例的前往文渊阁当值,把剩余的全部JiNg力放在了编写《宗藩条例》上面,颇有一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境界。

    可沈忆宸不关注,并不意味着阁部廷议上发生的事情,不会在整个京师乃至於大明传播。很快京师的国子监、会馆、书院等等文人士子聚集的地方,全部都在讨论他上疏的《宗藩弊论》。

    特别是彭时、何闻道等等“沈学”门人,乾脆在京师着名的大兴隆寺举办了一场讲学,辩论该如何做到顺利改革宗藩,还不会引发朝野动荡。

    大兴隆寺别看是一座寺庙,它里面可供奉着“大明国师”姚广孝的画像跟排位,在京师文人士子中有着极高的地位。後世“心学”大家王yAn明,就曾长期在这里讲学,还与当时的吏部郎中方献夫论学,引发了学术界的轩然大波。

    讲学消息一经传出,整个京师的青年才俊可谓是云集。自太祖皇帝颁布《皇明祖训》,不允许妄议明朝宗室藩王以来,这还是第一次有高官大臣明言宗室之弊,想要不引发轰动都难。

    “沈阁老真乃国士也,此封上疏可谓是切中要害,如果能落实下来为天下百姓之福!”

    “范文正公曾说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下看来满朝文武,唯有沈阁老做到了心怀社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