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勳戚_512 天下为公 (二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12 天下为公 (二合一) (第6/8页)

“宗藩之弊愈发彰显,为了发放宗室俸禄以至於边军惨败,改革迫在眉睫!”

    “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文人风骨莫过於沈阁老!”

    年轻就意味着热血跟朝气,参与讲学的青年才俊们,看着沈忆宸《宗藩弊论》的文章,听着台上大家为国为民的讨论,可谓是义愤填膺,各种对沈忆宸的称赞声音不绝於耳。

    如此浩大的场面,景泰元年的榜眼跟翰林院庶吉士主持,那麽x1引来的自然不可能仅是年轻士子。大兴隆寺阁楼的一间禅房内,两人透过打开的窗户,注视着楼下讲台发生的场景。

    并且这两人身份还不低,一人算是沈忆宸的老熟人,他便是户部尚书金濂。另外一人,日後成为名满天下的“宰辅”,只不过现在他还仅担任户部侍郎一职。

    这人便是开创了内阁首辅制度,三杨之後再度让内阁压过了六部的李贤!

    六部中最关心宗藩改革的,除了主管礼法的礼部外,就是主管钱粮的户部。当年为了发放宗室俸禄,金濂在景泰帝朱祁钰的施压之下,咬牙克扣了宣大边军加饷,致使两万多名大明将士,永远的长眠於科尔沁草原,成为了他心中难以言喻的痛楚。

    如今三年过去,金濂依旧没有放下这桩旧事,时时刻刻被愧疚给压的喘不过气来。直到沈忆宸上疏了《宗藩弊论》,让他看到了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希望。

    但身为朝中重臣,金濂更加清楚沈忆宸上疏内容的激进,几乎不存在全盘实施的可能X。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